2016年6月19日

脈壓差逾60 心血管硬化高危險群

新聞來源:脈壓差逾60 心血管硬化高危險群

2007-09-16

別以為血壓正常,
就不會罹患心血管疾病。
如果收縮壓及舒張壓相差超過60,
表示血管彈性變差,即使血壓正常,
仍存在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


記者魏怡嘉/台北報導

一般人常誤以為,血壓只要在正常範圍內,就不必擔心罹患心血管疾病。不過,最近一項研究卻指出,60歲以下的成年人,如果收縮壓及舒張壓兩者的測量值若相差超過60,表示血管彈性變差,即使血壓正常,仍存在心血管硬化,導致心肌梗塞及腦中風的風險。

這項研究主要針對533名民眾進行調查分析,其中270人為高血壓病患,另外263人為非高血壓者。

台大醫院心臟科主治醫師蘇大成表示,這項研究是以參與者的頸動脈血管厚度,及頸動脈內的硬化塊做為指標,在排除有些人因主動脈閉鎖不全引起的高脈壓差後,結果發現,脈壓差會導致頸動脈血管厚度及硬化塊增加,而這是血管硬化的過程,顯示脈壓差與血管硬化有正向的關連。

蘇大成進一步指出,正常的血壓為收縮壓在120到130毫米汞柱以下,舒張壓則在80毫米汞柱以下。收縮壓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上升;舒張壓則會在中、老年後(男性約在55歲、女性則在60到65歲),隨著年齡的增加,而往下降。

蘇大成表示,脈壓差其實在40歲左右即漸漸增加,顯示血管彈性變差,逐漸在硬化,當年齡到了60、70歲時,兩者間的脈壓差往往愈差愈大,這也是為什麼年紀愈大,血管會愈脆弱。這些血壓相關參數的變化,在國內外的大型研究,如美國的全國營養健康調查、台灣大型的金山社區研究,以及2002年全國的三高調查中,皆有類似的發現。

雖然年紀愈大,脈壓差愈大是自然的現象,但在60歲以下的中壯年人,卻不應存在脈壓差過大的情形。蘇大成表示,研究發現,60歲以下的成年人,脈壓差如果超過60,頸動脈血管厚度及硬化塊即會明顯增加,進而導致血管硬化。

蘇大成指出,脈壓差與年齡的增加、收縮壓、糖尿病及左心室肥厚有關,60歲以下的成年人,如果有這些因子存在,就要積極注意高脈壓差的問題。

另外,高血壓的病患,其血壓的控制,不能只看收縮壓及舒張壓是否正常就好,同時還要注意脈壓差不能差太多,才能更有效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

沒有留言: